您聽過關鍵指標法(KIM)嗎?這是一個用來評估職場中人因性危害風險的一種工具
而您知道KIM有新的版本了嗎?
2019年德國聯邦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所(BAuA)更新了關鍵指標法(KIM)的版本,並且從原本的3個評估工具新增成6個評估工具。
KIM-LHC:抬舉/握持/搬運作業
KIM-MHO:手工物料作業
KIM-PP:推拉作業
KIM-ABP:不良姿勢作業
KIM-BF:全身施力作業
KIM-BM:身體活動作業
本職醫針對2019新版本做了翻譯與稍微簡化,方便實際職場應用,歡迎自由使用~
本篇介紹【關鍵指標法-全身施力作業(KIM-BF)】
使用時機:
1. 處理大型物件、移動人等
2. 經由手部施力,但此力量會傳遞到肩、背、下肢
3. 需極大施力,無法在坐姿執行
常見作業種類:
- 修整鑄件、轉動閘閥、絞車滑輪作業、板手/撬棍等工具作業、氣動鑽/電鋸等電動工具、連結列車、拆除混凝土、窗戶安裝、病患移動、擰緊大型物件、用力擊打、鏟、滾輪軌道上推動物品而鮮少身體移動、船隻停泊
如遇以下情形,須結合其他評估工具做評估:
1. 如果施力方式為抬舉/握持/搬運物品≥3公斤,建議使用抬舉/持握/搬運作業 KIM-LHC
2. 如有使用搬運工具做【推or拉】,建議使用推拉作業 KIM-PP
3. 如果操作小物件、小量施力,或者主要由手部施力而已,建議使用手工物料作業 KIM-MHO
4. 如果有嚴重前傾、後傾、側傾、扭轉軀幹 / 蹲跪姿 / 手高舉過肩、遠離身體,建議一併評估不良姿勢作業 KIM-ABP
引用通告: 關鍵指標法(Key indicator methods) 身體活動作業(KIM-BM) – 職醫要走
引用通告: 關鍵指標法(Key indicator methods) 不良姿勢作業(KIM-ABP) – 職醫要走
引用通告: 關鍵指標法(Key indicator methods) 推拉作業(KIM-PP) – 職醫要走
引用通告: 關鍵指標法(Key indicator methods) 手工物料作業(KIM-MHO) – 職醫要走
引用通告: 關鍵指標法(Key indicator methods) 抬舉/握持/搬運作業(KIM-LHC) – 職醫要走